天气与日历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Close
查看: 184|回复: 0

【地评线】东湖评论:莫让畸形流量论为网络戾气“添油加火”

[复制链接] IP属地(本信息由四大运营商提供):湖北省恩施州

180

主题

33

回帖

627

积分

管理员

芒竹云计算(湖北)有限责任公司

积分
627
发表于 2023-8-9 11:00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【地评线】东湖评论:莫让畸形流量论为网络戾气“添油加火”
https://bbs.cnhubei.com/thread-4898764-1-1.html
(出处: 东湖社区)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评论员 詹蔷

从取快递被“出轨”的杭州女子,到寻亲而被群嘲的刘学州,因网络暴力而深受其害、甚至陨落的生命,让我们扼腕痛惜。逞勇斗狠、互撕攻击、谩骂吐脏……有些主播的直播间充满了负面情绪,有些网络平台的留言区乌烟瘴气,有些网友动不动“按键”伤人。当下,网络戾气盛行成为网络空间浊气的主要“污染源”。

互联网的匿名性,让一些网民随意评论他人;生活中的不良情绪积压,使得某些人躲在屏幕背后肆意宣泄;法不责众的心理,令人毫无顾忌地吐槽甚至辱骂等等。不少人将其原因归咎于网民的个人选择,称其为“乌合之众”。但是,网络戾气全是网民的责任吗?我看不尽然。

不知从何时起,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都给人一种“无明业火往上直蹿”的不良感受。《男子在超市结账时,趁找钱故意用手触碰老板娘的手》,一则普通的社会新闻标题被改得暧昧不清;“高房价”“官二代”“宝马男”“干爹”“黑心医生”“萝卜招聘”……网络社区、贴吧里这些负面标签无处不在;“孩子病了还来发视频博同情”,诸如此类的人身攻击充斥着短视频平台的留言区。这些内容让人看完就心里发闷,然后很容易不过脑子地“随大流”跟评骂人。

这固然跟社会转型期的分配不均等问题带来的戾气有关,应当从根源上给予足够的重视,加快制度改革,化解公众心中的积怨和不满。然而,当下存在的网络乱象是:为了点击量,一些网络小编给标题“化妆”毫无底线可言,互联网运营者不作为、假作为,对“暴力帖文”放行甚至为了博眼球而将其置顶。这背后的深层原因不由引人深思,究竟是什么在作祟?我以为,在于自媒体的畸形流量追求,还在于互联网平台的流量考核机制。

网络平台之所以一味追求流量,是因为点击量、粉丝量与经济收入密切挂钩,“流量至上”的现实不容忽视。然而,对流量的极致追求,随之而来的,就是对内容的把关放松警惕。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:好的舆论是发展的推进器、民意的晴雨表、社会的黏合剂、道德的风向标,不好的舆论则是民众的迷魂汤、社会的分离器、杀人的软刀子。

种种网络乱象,不仅传播错误信息,还挑动网民情绪,制造对立矛盾,影响社会稳定,其危害引起了网信、司法等部门的高度重视。7月18日,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厦门举办,推动全社会携手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。另外,“清朗·网络戾气整治”专项行动、《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、《关于加强“自媒体”管理的通知》等已相继发布、开展,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

作为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,互联网平台应明确自己的定位,平衡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,并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。同时,对自媒体进行严格规范,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,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,不能简单地删号、封禁了事,而要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,猛药去疴、连根拔起。

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,更不能成为道德“洼地”。面对网络戾气,互联网平台和自媒体要负起责任,加强内容管理,切实当好“把关人”,承担起相应的责任,才能更好守护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,让互联网空间更加风清气正!

芒竹圈子免责声明
1、本网站名称:芒竹圈子 2、本站永久网址:https://column.mangzhuyun.com 3、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邮箱:hr@mangzhuyun.com进行删除处理。 4、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5、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,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6、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。
哎...今天够累的,签到来了8...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鄂西论坛 ( 鄂ICP备2021013923号-3|鄂公网安备 42282802000137号 )

GMT+8, 2025-5-10 20:5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